新聞中心 /News
瑜伽本源探尋 奧修版《瑜伽經(jīng)》第一章
瑜伽本源探尋 奧修版《瑜伽經(jīng)》第一章《瑜伽經(jīng)》是由印度圣哲帕坦伽利在大約公元三百年寫成的瑜伽經(jīng)典。這本書對瑜伽進行了系統(tǒng)的梳理。
《瑜伽經(jīng)》原為梵文,我們現(xiàn)在只能看到的是各種英語和漢語版本?!惰べそ?jīng)》雖然文字不多,英語與漢語版本的翻譯也多直白,但這并不意味著《瑜伽經(jīng)》好懂。加之各版本的翻譯差別較大,又給我們閱讀《瑜伽經(jīng)》帶來不少麻煩。
今天好友君就給大家?guī)韸W修版的《瑜伽經(jīng)》第一章,選自奧修Yoga: the Alpha and the Omega(共十卷)中的英文,翻譯者為Holly。
拜拉格亞(vairagya)——無欲的第一種狀態(tài):用有意識的努力去停止自我放縱在對感官歡樂的渴求。
拜拉格亞——無欲的最終狀態(tài):藉著知道“至高無上的自己”(purusha,真我/神我)的最內(nèi)在本性而停止一切欲求。
注:Samprajnata samadhi,也有譯為有想三摩地(有想三昧)、有緣依三摩地、有知覺神定。是一種仍有對象的專注。
注:Asamprajnata samadhi,也有譯為無想三摩地、無想三昧、無緣依三摩地、無知覺神定。是沒有對象的專注。
維德哈(Videhas)和普拉克里提拉亞(Pakriti-layas)達成Asamprajnata三摩地。因為他們在前世已經(jīng)停止跟他們的身體認同ayx愛游戲。他們再度出生,因為仍有的種子。
其他達到Asamprajnata三摩地的人是透過信仰、(全然的)努力、回憶、集中精神和明辯(智慧)而達到的。
注:“信仰”并非盲信(迷信),而是了解的信任。而“回憶”并非對往事的記憶,而是持續(xù)地記得、覺知。“集中精神”即專注之冥想。
神是至高無上的,他是一個神性意識個別的單位。他不會被生活、行動、以及它的結(jié)果所產(chǎn)生出來的痛苦所碰觸到。
借著培養(yǎng)對快樂的人報以友善的態(tài)度,對痛苦的人報以慈悲的態(tài)度,對美德的人報以喜悅的態(tài)度,對罪惡的人報以漠不關(guān)心的態(tài)度,頭腦就會變平靜。
注:Savitarka,是頭腦仍有粗想(vitarka),有分辨(邏輯/理性)、有分別(即二元性)。有尋三昧。
Nirvitarka三摩地,是記憶(及頭腦形式)已凈化,然后頭腦能無障礙(不帶扭曲、轉(zhuǎn)釋)地反映事物本身。
注:1.42和1.43是有粗想和無粗想,而“有細想Savichara”與“無細想Nirvichara”三摩地道理同前。
Savichara三摩地,亦有譯為內(nèi)省三摩地、有伺三昧。Nirvichara三摩地,有譯為無念三摩地、無伺三昧。